序言:此三位贤德夫人,乃我中华人物,其贤德美名,流播千载,其劝善智慧,光耀今古。今日读来,尤感佩于怀,颇受教益。“抱朴而守拙,至诚行大义”,现将容汇古人智慧光华的经典,与天下人共分享。
(三)巧言善谏的板桥夫人
郑板桥早年家贫,有一年除夕,他去屠户那里赊了一个猪头回来,正想下锅,屠户贪利,又欺他穷,就赶过来把猪头要了回去,高价卖给了别人。为此,郑板桥一直记恨在心。
后来,郑板桥到山东范县做官,特别规定屠户不准卖猪头,以示对屠户的惩罚。夫人闻之,感到丈夫处事不当,就想了一个办法规劝丈夫收回规定。
一天,夫人捉到一只老鼠,就用绳子绑住,吊在房间里。夜里老鼠不住地挣扎,郑板桥一宿都没有睡好觉,便埋怨夫人。夫人说,她小时候好不容易做了件新衣裳,被老鼠咬坏了,这也是对老鼠的惩罚。郑板桥听后,笑道:“兴化的老鼠咬坏你的衣裳,又不是山东的,你恨它是何道理?”夫人说:“你不是也恨范县杀猪的吗?”郑板桥恍然大悟,表示要知错就改,收回规定,并且吟诗一首:“贤内忠言实难求,板桥做事理不周。屠夫势利虽可恶,为官不应记私仇。”
古代的人读圣贤书,追求做正人君子、圣贤者,向道德高人看齐,遇到矛盾、问题,会自觉的反观自己,修正不足,“见贤思齐,见不贤而内自省”,知错就改,谁也不会说这人不好,反而会认为有度量,道德高尚。郑板桥就是有这般雅量的人。
|